7月5日上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生物產業引領轉型”為主題的第九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首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在武漢洲際酒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于全國生物領域的院士專家、領軍企業,以及與產業發展相關的產業界、醫療界、金融界各界人士和朋友齊具一堂。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宋軍,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出席開幕式。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健民、鄧子新、陳志南、強伯勤、沈倍奮、魏于全、閻錫韻、周宏灝、胡盛壽、程京、王隴德、陳君石、陳孝平,知名企業家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健,上海聯影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敏,藥明康德董事長李革,人福醫藥董事長王學海等出席大會。
湖北省領導李鴻忠、張昌爾、王曉東、阮成發、郭生練、王祥喜、翟天山等出席開幕式。張昌爾致辭,王曉東主持開幕式。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胡立山,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但長春,東湖高新區管委會領導宋治平、關維強、閻忠寧、馮立、戴希等出席開幕式和高層論壇。
來自全國各地相關部門領導、湖北省各地市州生物產業園區代表以及全國各地企業家近700名嘉賓參加。
陳竺院士發表講話,他說加快生物產業發展,是我國把握新科技革命戰略機遇,全面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舉措,是我國經濟培育新動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實現經濟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雙中高”的重要支撐。他對湖北省和武漢市高度重視生物產業發展給予積極肯定,并對第九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首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在武漢召開表示祝賀。
陳竺說,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物產業發展,在戰略層面上,將生物健康產業作為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培育;在實際操作中,下大力氣建設了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打響了“光谷生物城”品牌;在輻射帶動上,將“光谷生物城”成功復制到湖北省八個地市州,形成了湖北模式,希望光谷生物城繼續提高生物產業的創新能力和轉化水平,并且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出可供推廣復制的成功經驗。
陳竺還對生物產業大會提出三點希望:進一步發揮大會匯聚國內外各類生物產業創新主體的平臺作用,充分發揮行業領軍人才在大會的作用,發現展示推出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
今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首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此次大會并作了主題演講。此次大會主題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生物產業引領轉型”,旨在為生物產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引導各要素向生物產業聚集,發揮市場和政府配置資源的作用,促進產學研結合。
林念修指出,生物產業自21世紀創業最為活躍,增長最為迅速,對人類生產生活影響最為深遠的新興產業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物產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強調指出,要著力突破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領域前沿,加快推進創新藥物,縣級醫療設備研發,李克強總理多次做出知識,要求大力推動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發展,加快形成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要大力發展生物產業建設美麗工作和健康中國,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物產業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生物產業發展的政策和規劃,組織實施和國家基因庫,創新藥物研制和產業化,生物育種、生物芯片等一大批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年均增長超過15%,規模超過3.5萬億,在基金與細胞技術基金編輯生物域中生物合成生物藥物等領域,我國已經實現了與發達國家同步發展。
在生物產業集群方面,形成了湖北武漢、上海、臺州等一批匯集技術資本和創新要素的特色發展集群,為我國加速發展生物產業,在重要領域實現趕超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林念修介紹,公眾對健康和生態需求的不斷升級,是生物產業進步的重要驅動力量,當前我國生物產業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與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們要適應潮流,立足更好的服務保障國家戰略,加快推動生物產業創新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新需求,為此我們將努力做到四個堅持。
一是堅持創新引領,瞄準全球生物產業發展制高點,夯實創新發展的公共基礎平臺,著力突破高通量測序,生物信息分析等技術瓶頸,加強基因庫細胞庫等創新的建設,加快產業化進程,推進一批引領醫療、農業、生物制造和生態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
二是打造更多生物產業龍頭企業了創新發展集群,圍繞全面健康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加速推進與民生相關的生物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的規模化應用,進一步縮小健康鴻溝,去年國家發改委支持了27個省市建設基因檢測技術示范應用中心,推動信息健康技術普及惠民,下一步我們會深入實施生物健康惠民工程,推廣生物工程藥物基因檢測,高性能影象設備,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育種等技術應用,推動生物技術產品和服務發展成果更多的惠及民生。
三是堅持優化制度,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深化改革行業歸置,加快消除制約生物產業快速發展的相關制度障礙,著力在市場準入價格和醫保采購招標行業監管等方面優化制度供給,加快完善適應生物發展的監管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政策協同,最大限度的激發各類主體創業創新,切實增強對產業變革和和市場需求變化的敏感性,擴大有效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力,引領產業發展邁向中高端。
四是開放合作,發揮中德、中英等政府間雙邊合作作用,積極推動創新藥物、醫藥企業、種業、基因等合作,同時加大引進來的制度,支持跨國公司在華建設高水平的研發中心,生產中心和采購中心。推動建成中外生物產業合作發展,互利共贏的新格局。
林念修最后強調,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度演變,一批重大技術和創新正在不斷創造新產業和新業態,我們要主動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牢牢把握產業變革大趨勢,著力推進技術創新大力發展經濟,加快培育新動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藥組成部分,生物產業的創新發展,必然對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提供重要支撐。
林念修最后希望,緊緊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生物產業引領轉型作為本次大會主題,深入研討互相啟發,集思廣益、建言獻策,為推動我國生物技術創新取得新突破,生物產業取得新發展,獻計獻策,把生物產業發展作為國民經濟新支柱作為新的更大貢獻。
大會分為展覽和論壇兩部分。展覽位于武漢國際博覽中心A1-A3館,總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有600余家企業參展、2萬余海內外專業觀眾參會。包括費森尤斯卡比、武田制藥、GE、等世界500強和大型跨國企業;國藥集團、人福醫藥、中種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以及湖北省“1+8”生物產業園、北京、成都、杭州等生物產業基地展。
論壇位于武漢洲際酒店國際會議中心,包括高層論壇及創新生物藥、疫苗、體外診斷、醫療器械等14個專題論壇。
昨日,第九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首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在漢召開,費森尤斯卡比、武田制藥、國藥集團、人福醫藥等600家國內外生物產業頂尖企業參展,其中有不少有趣或實用的尖板眼。
基因檢測揭開身體秘密
“壹基因”公司推出的基因檢測項目,讓不少觀展市民頗感興趣。
該公司總裁王軍一介紹,“吃貨基因檢測”是檢測被測試者是否攜帶FTO基因(肥胖易感基因)特定基因型。攜帶者的普遍表現就是對美食誘惑抵抗力差、喜好高熱量食物、不易產生飽腹感,且運動減肥效果差。但也不是沒有好處,王軍一說,“攜帶者更容易感到快樂”。
檢測該項基因,只用唾液即可。除該項檢測外,該公司還推出了“解酒能力基因檢測”“咖啡代謝基因檢測”“運動基因檢測”等多項檢測,不少觀展市民都搶著體驗該公司提供的免費檢測服務,而在平時這些檢測費用在幾百元至上千元。
特制椅子幫助老人起身
博奧頤和公司設計了一款“孝欣椅”,解決老人久坐難以起身的問題。記者在現場看到,孝欣椅外表和電動按摩椅很相似,但工作人員掏出一個遙控器進行操縱后,椅子的坐墊慢慢抬起,最后椅面和扶手呈抬起的傾斜狀態,幫助老人站起。工作人員介紹,椅子通過給予外力輔助,對腰部和腿部進行支撐,能最大限度預防老人在起身過程中跌倒。
除此之外,椅子也有行進功能。工作人員操縱遙控器,可以讓椅子緩緩前進。想休息了,按動遙控器,椅子后背可以慢慢放倒,成為一張小床。
展覽現場,可存儲健康免疫細胞的“生命銀行”、掃描眼睛就能知道身體健康狀況的“眼象健康成像儀”等,都讓參觀者大呼神奇。
在論壇上,受邀的生物產業界專家、學者,圍繞領域前沿科學技術、生物產業發展戰略與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精彩絕倫的報告。
精準醫療的時代已經到來,它將為人類提供更加精準、高效、安全的預測、診斷和個性化醫療。程京院士在做“為健康再出發”主題演講時說到,精準診斷是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生物芯片中微陣列和微流控芯片(包括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基因檢測是實現精準診斷的重要手段。總部位于北京的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已開發并轉化了一系列的基因檢測產品。針對出生缺陷,博奧開發染色體異常檢測、兒童單基因病基因檢測、微創產篩、遺傳性耳聾芯片等多種產品,其中遺傳性耳聾芯片的推廣每年可直接避免5萬名新生兒因為藥物致聾。針對感染性疾病,博奧通過微流控芯片對呼吸道常見病原菌、病毒,結核桿菌及耐藥、乙肝病毒以及耐藥性進行檢測,大大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并能幫助醫生做出醫療決策。針對各種腫瘤,圓夢譜腫瘤早期預警檢測平臺利用循壞mircroRNA標志物,提高了肝癌、肺癌、胃癌、宮頸癌的檢測靈敏度。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薛敏在演講
國產高端醫療設備行業的現狀與未來是什么?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薛敏在演講中指出,中國是全球醫療器械的第三大消費市場,但在附加值最高且民眾亟需的高端醫療設備領域,國內企業卻長期喪失話語權。高達90%以上的高端醫療設備市場被外國廠商壟斷,成為看病貴的推手。為了打破外資數十年的市場壟斷和技術封鎖,國家陸續出臺支持國產高端醫療設備發展的政策。未來可期,隨著愈來愈多國產企業自主創新意識的增強,國家政策的大力助推,以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機遇的來臨,中國的高端醫療設備行業必將履行國家戰略行業的神圣使命,貢獻更大的產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藥明康德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革在演講
中國新藥研發平臺能力正在成為驅動全球創新的引擎,為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做出獨特的貢獻。藥明康德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革做主題為“創新.變革. 個體化未來”的演講。他指出,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生物醫藥產業走過了漫長的發展道路,也取得了跨越式的蓬勃發展。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基礎科學研究在過去十幾年中已取得巨大的進步,中國的新興制藥企業已有能力獨立開發原創新藥,中國生物醫藥創新生態系統也在日益成熟和開放。醫療健康的未來,將是個體化基因掃描,個體化檢測,個體化診斷,和個體化健康管理融合為一的精準未來;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未來,也將充滿變革,充滿期待。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創新國策指引下,在藥監新政的激勵下,有創新引領,平臺支撐,生態開放,中國有信心、有能力成為創新的國度,為人類健康做出屬于中國的重要貢獻。
“生命科學時代”正在來臨。華大基因董事長王健的演講主題是“生命數字化讓生命更美好”,華大科研項目、產業項目形成的聯動發展,核心是大數據大樣本。精準醫學也由大數據支撐。我們在生命科學技術前沿已有了引領性的發展,在造福中國人的同時,能不能形成一個引領世界發展的一種全新的模式?實現生命科技造福人類。
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王學海認為,近十年,中國醫藥國際化發展方興未艾。自2000年之后,我國承接諸多研發外包轉移和生物制藥興起的產業轉移機會。從這一時期開始,我國醫藥企業與國際市場緊密相連,陸續有20多家醫藥企業在海外資本市場成功上市。國內醫藥企業逐漸壯大,開始收購海外公司和資產,在原料藥及制劑出口呈逐年快速增長趨勢。縱觀全球醫藥市場發展歷程,中國醫藥國際化雖然起步較晚,在諸多領域甚至不敵鄰國印度,但展望未來十年,中國醫藥企業必將快速崛起,在全球醫藥市場占據突出地位。